威尼斯(wns8885566-VIP认证)官网-BEST LOBBYNO.1
 


  

  
中国工程院院士  李兰娟
   


2019年11月15日—17日,以“探索、融合、创新”为主题的“2019 第三届世界生命科技大会”在杭州良渚梦栖小镇举办。李兰娟院士在生命科技大会肝衰竭与人工肝研究进展精彩主题分享。
   

肝衰竭是各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害,导致肝脏的合成、解毒、代谢、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,出现以胆红素升高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肝肾综合征、肝性脑病、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(《肝衰竭诊治指南》,2018 版),肝衰竭的诊治是世界性难题。肝衰竭最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中,根据病程将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、亚急性肝衰竭、慢加急性肝衰竭、慢性肝衰竭四类。其中,国际上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存在差异。中国COSSH标准认为,以中国人群为基础的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(HBV-ACLF)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,无论是否合并肝硬化,满足TB ≥12mg/dl和INR ≥ 1.5( 或PTA ≤ 40% )患者短期病死率均>15%,应被诊断为ACLF。《 肠病学》杂志主编 Emad  Omar教授认为,中国COSSH标准弥补了欧洲标准的不足,为国际肝衰竭指南修订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。
  

肝衰竭主要有三大救治方法:内科综合治疗、人工肝和肝移植。其中,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为70%~80%;人工肝是肝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途径,而肝移植则是肝衰竭晚期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早期应用人工肝治疗,能更好地促进肝脏功能再生,阻断肝脏向大块坏死发展。单中心临床数据显示,4000 人 接受了 1.1 万余次的人工肝治疗,急性、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好转率从12.5% 提高到78.9%,慢性肝衰竭的好转率从7.3%提高到 43.4%。今年在亚太肝病大会和日本的血液净化会议上,报告了中国人工肝和肝衰竭研究进展,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。肝衰竭的诊治涉及多学科交叉、内外科结合、人工肝联合干细胞、肝移植技术。对晚期的肝衰竭患者而言,人工肝联合肝移植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。李氏人工肝系统(Li-ALS) 历经30余年研究,已经成为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。李兰娟院士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方法,让肝移植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从 60%提高到 80%,突破 MELD评分 >30 的肝移植病死率高的世界难题。2013 年,李兰娟院士的团队成功应用李氏人工肝治疗重症H7N9患者,成果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发表,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,拓展了人工肝的适应症。
  

文章来源:《医师报》特刊
    

 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